探索查圖蘭卡Chaturanga:古印度的象棋前身與其變遷
當人們說象棋是在第六世紀的印度發明時,他們並不是在談論今天我們所玩的那種擁有強大皇后和大步走的主教的象棋。印度發明的象棋被稱為「查圖蘭卡」(chaturanga),雖然可以辨識為一種象棋,但它與現代象棋有一些不同 延伸閱讀:世界各地的遊戲 BETS88娛樂城。
古印度象棋Chaturanga歷史
「查圖蘭卡」意為「四肢」,或「四部分」,這是一種詩意的描述,指的是古印度軍隊的四個部門:步兵、戰車、騎兵和大象。再加上國王和他的宰相,就形成了查圖蘭卡的六種不同棋子。
世界上其他許多種類的象棋都源自查圖蘭卡。第七世紀,波斯人採用了這款遊戲,稱其為「查特朗」(chatrang)。波斯人又將其傳給了阿拉伯人,阿拉伯人稱之為「沙特蘭」(shatranj)。從十世紀開始,沙特蘭被傳遞給歐洲人,到了十五世紀末,它演變成今天的象棋。
向東,這款遊戲傳到了中國,經過變化成為象棋(xiang qi),這是今天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象棋版本。其他東方版本的象棋,如日本的將棋(shogi)、泰國的馬克魯克(mak-ruk)和緬甸的西圖因(sittuyin),都吸收了查圖蘭卡的元素。在印度本身,還創造了一種四人版本的象棋,稱為查圖拉吉(chaturaji)。
古印度象棋Chaturanga規則
查圖蘭卡的玩法有一些變化,以下介紹一個版本,並在後面描述變化。
查圖蘭卡在一個八乘八的棋盤上進行,棋盤的格子顏色均勻。有些格子上標有十字,但這對遊戲沒有影響。
- 有兩名玩家,一方稱為白色,另一方稱為黑色。
- 每位玩家擁有十六枚自己顏色的棋子:1個國王(raja)、1個宰相(vizier)、2個大象(elephant)、2匹馬(horse)、2輛戰車(chariot)和8個兵(pawn)。遊戲開始時,棋子如圖所示擺放在棋盤上。
- 白方首先走棋,然後黑方走棋,兩人輪流直到遊戲結束。
- 一次走棋包括將一個自己的棋子從一個格子移動到另一個格子,根據該棋子的能力,若目的地有敵方棋子則可以捕獲。
- 棋子的能力如下:
- 國王可以移動到任何八個相鄰的格子,但有些限制稍後會解釋;
- 宰相可以移動到任何四個相鄰的對角線格子;
- 大象可以沿對角線精確移動兩格,跳過佔據中間格子的任何棋子;
- 馬可以先水平或垂直移動一格,再斜向移動一格,跳過中間格子的任何棋子;
- 戰車可以水平或垂直移動任意距離,但不能跳過阻擋其路徑的棋子;
- 兵可以向前移動一格,若要捕獲則可以斜向前移動一格。
- 如果國王面臨捕獲威脅,必須移動到安全的格子,或者有其他棋子保護他,或者捕獲威脅他的敵方棋子以消除威脅。
- 國王不能移動到被敵方棋子威脅的格子。保護國王的棋子也不能移動以暴露國王給敵方捕獲。
- 如果兵到達最後一排,則立即變為宰相。
- 玩家贏得遊戲的條件包括:威脅捕獲對方的國王,而對方無法阻止這一威脅;或對方僅剩下國王而自己擁有兩個或更多棋子;或對方無法進行合法的移動。
古印度象棋Chaturanga變化
大象的走法是查圖蘭卡的變化之一。上述描述的走法是波斯人採用的,傳遞給阿拉伯人,並被中世紀的歐洲人使用,到十五世紀末改變為現代主教的走法。
另一種走法向東傳播,並在泰國和緬甸象棋中使用。它也被採用為日本將棋中的「銀將」走法。這種走法允許大象沿對角線移動一步,或直接向前移動一步,象徵動物的四條腿和長鼻。
最後,第三種變化允許大象在正交方向上精確移動兩步,即向前、向後或側向移動,跳過中間的棋子。這種走法比兩步對角線的走法稍微強大,每隻大象可以訪問棋盤上的16個格子,而不是8個。然而,最強大的走法是泰國和緬甸象棋玩家所採用的,雖然速度較慢且缺少跳躍,但每隻大象可以到達棋盤上的任何格子。 了解不同象棋:財神娛樂城。
留言